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數學課程理論研究心得作業-2

授課教授:謝淡宜
◎上課日期:1001018日星期二
◎上課進重點摘要:
1.VISUAL AND VERBAL INPUT
2.所有人吸收外界訊息的型態皆兼具口語型與視覺型,但較多人更偏重視覺型。
心得寫作
上過這堂課之後,我對現今社會中,電視節目會影響現代兒童的學習的觀念更深信不疑。
我承認,一堂課如果不在黑板上寫幾個字,或是畫幾個圖,光是唸課文裡的詞句或是讓學生用口語朗誦,不僅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就連老師本人恐怕也覺得了無生趣。所以我總會在上課中學生快失去耐性聽課時,適時拿出教具來比畫一番。有時候可能是一張圖表,或是一個人偶圖片,張貼在黑板上當作例子說明。此時學生總是能瞪大眼睛,開始集中精神注意講台上老師的動作。真的,屢試不爽,尤其年紀愈低的年級更是出奇的有效。這正應驗這次上課的重點大部分的孩子較偏好視覺型的資訊刺激。
當然,教學過程也不能偏廢口語型的資訊刺激。例如課文的反覆唸讀有助孩子的記憶訓練,有些孩子真的得靠不斷地複誦,才能記住老師交代的事項。以前當級任老師的時候,我都會在一大早,學生剛進教室早自習的時候,用錄音機播放童話故事,甚至弟子規或詩詞歌賦讓學生聆聽。我的原意不過是讓學生能夠一進教室立刻靜下心來抄寫聯絡簿事項,沒想到日子一久,有些故事重複播過幾回之後,學生竟對其中內容能朗朗上口,當作上台演說的題材。
這次上課重點雖不多,但對我卻很實用。因為日後在校園中遇到學生向我打招呼時,我竟然會不知覺地思考,眼前這個有禮貌的孩子,究竟是visual型或是verbal型的學生?於是腦中開始浮現平日他在課堂上上課的情景,然後想一想,啊!難怪講那麼多次他都聽不懂,應該畫圖幫助他理解才對喔!下次試試看。
不只是在走廊上,在教室中我也開始常常提醒自己,台下這幾個老是跟不上進度的學生,究竟是適合口語上的刺激?還是要加強視覺上的刺激,才能拉他一把跟上同班同學的進度。我會特意觀察這些孩子對我教學的反應,甚至有時要求複誦我的語句,或是上台指出我畫的圖示在哪裡,種種作為都在探知他接收外界刺激的偏好。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曾經在某一個研習講座聽到的一句話:「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加上憶起那些曾經被自己視為「朽木不可雕」的學生,我心中不免打了一個寒顫。唉!我想,這門課應該早幾年來上的。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書報討論(一)心得作業-2

◎授課教授:謝淡宜
◎上課日期:1001011日星期二
◎小組報告組別:第2
◎論文題目:國小學童面積測量公式概念形成歷程之研究
◎心得撰寫:

關於數學領域中對於面積測量的教學,那已經是多年前的印象了,只記得那時候在黑板上貼了許多白紙,一張張排列整齊,然後要求學生想辦法算出白紙的面積。企圖讓學生以具體操作的方式來增進其對面積計算的了解,但是事與願違,因為當時多數的學生認為老師只要告訴他們計算的公式」,然後背誦下來就等於把面積測量單元學會了

有了之前面積測量教學的經驗,再看到同學選擇的這篇論文,心中暗自高興,想必從此次討論中,一定有助於我瞭解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歷程,將來再有機會實際現場教學時,應當可以更得心應手才是。

從本篇研究報告的題目來看,可以判斷是屬於質性的研究論文。詳讀內文之後也正如我所料,作者採與四年級學生晤談方式,記錄其解面積相關題目的歷程,最後根據所收集之資料,分析高、中、低分組的同學,在不同面積公式的學習活動中,歸納並整理出學生在這方面迷失概念為何,進而提出教師在從事面積測量教學時,如何才能更有效教學的建議。

每次上課討論到「文獻探討」的部分時,總會讀到一些教育界大師的論述,此次也不例外。原本只是一知半解,或是多年前曾習得的文章,經過老師重新解釋或再次補充,每每都讓我耳目一新,對這些理論於是有了新見解,雖然不敢說一定可以記住一輩子,但至少在聽老師講解的當下,都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原來有效的教學是要靠一些理論來指引的。

例如Piaget對面積保留與測量的研究中,針對兒童測量概念發展所提出的三個階段直觀比較應用位置改變真正的測量,在這項文獻探討裡,從老師的再次說明中,我才知道原來學童要先有面積保留的概念之後,才能再繼續下一步教導如何測量(計算)。換言之,沒有理解當背景是無從建構知識的,充其量只會背面積公式,對於甚麼意思,甚麼叫做「平方」單位,對尚未具備面積保留概念的孩子而言,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即使答案算對了,也只能說他的機械式的運算寫對而已,不是真的瞭解何謂面積計算。

因為本篇是關於概念形成歷程之研究,不免會提到「延後測」的實施。老師趁機告誡大家,想要一份有意義的延後測,最好能在實施教學二個月後,且必須是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提出。題目可以和前測一樣,只需對數字部分稍作修改即可。如此進行的測驗才能真正測出學生學習的成效,也才能據此瞭解教師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如此說來,「延後測」對我們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是既現實又殘酷的考驗,難怪大多數實際從事教學的老師均不敢輕易嘗試(其實也與教學計畫及教學節數有關),而只能在研究論文中看到研究者的實施應用。


隨著上台報告同學的介紹,老師會旁徵博引許多相關論述及觀點。而這些繞著主題所衍生的文獻,常常是自己尚未瞭解,卻又想急於探究的相關議題,所以老師講得越多,我就越聽得投入。畢竟老師講授的內容比班上同學來的精采有料多了。不過也因為這樣,往往一篇論文報告還沒結束,下課時間就到了。沒關係,一個晚上將近三個多小時下來,心中有收穫最重要。對上台報告的同學而言,因為找資料進行整理,還要歸納做報告,相信這篇論文在未上台報告前,在他們心中早已收穫滿滿。而在台下聽講的我們,也因為老師的適時補充論證,對論文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何況想在短短兩小時內吸收研究者的論文成果,實在有其困難。所以雖然擔任報告的組別無法詳盡其簡報資料,但是我們實際的學習效果早已超乎預期了。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數學課程理論研究心得作業-1

授課教授:謝淡宜
◎上課日期:100104日星期二
◎上課重點摘要:
1.加強英文能力有助探求作者原意而深入學習。
2.SENSING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
心得寫作
由於數學教育學上許多研究文獻均來自國外,經過國內學者的轉述翻譯,往往因為譯者的本質學能不一,也或許是見解觀念的不同,而使得在文字翻譯上與原作者的原意有些許出入。為了能真正探求作者的本意,最好的辦法就是參看文章原文。如果只是學習數學課程理論來應用在教學上,那其實研讀國內一般相關著作即可輕鬆應付。但是若要談到更進一步瞭解理論並推敲其中見解,讓觀念深植自己腦海,還是得翻出作者最初的文獻原文來加以研讀,才有可能分享原作者創作研究之成果。
!沒想到研究數學課程理論,還得加強英文能力才能一窺知識之殿堂。自從大學畢業之後(N年了),就沒甚麼機會翻英文書,加上職務環境根本與英文脫節,所以自評自己的英文能力不但停滯在大學時候,甚至由於沒使用而退步許多。「數學課程理論研究」這門課一開始老師就要求看原文來上課,突然之間真的心生恐懼,深怕自己跟不上老師進度。
不過,等到第一堂課真正上過之後,才發現結果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嚴重。首先分組討論讓我吃下定心丸,大家互補有無文章就易讀多了。老師說得沒錯,英文只要掌握關鍵字,事實上沒那麼難懂。基本的句型都是高中時期學過的,只要稍加複習便都浮現腦中。最重要的是老師會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關鍵字,並且加以說明解釋,甚至還舉生活中的小例子讓我們加深印象。光是舉例子這點,我就很佩服老師,很精準地抓住我們學習者的心態,讓學習者容易接受施教者要傳達的訊息,這招我要學起來。
一開始文章題目就直接切入重點,”How students learn, how teachers teach, and what goes wrong with the process.”這不就是我們這門課要弄懂的核心問題嗎?你看,英文多麼簡潔有力,短短兩行道出作者文章要表達內涵,要是以中文來解說,恐怕無法如此精確掌握主旨吧!
首先,作者把學習者在學習知覺上分成sensing(感覺型)intuitive(直覺型)的。感覺型的人在學習行為上,是專注於看到的事實(即所謂的data),而直覺型的人卻會去探求其中隱含的意義。作者也告訴我們,事實上所有的學習者這兩項特質都具備,差異的是強度不同而已。
在文章中,作者以S表示sensingN表示intuitive製成的類似數線的圖示,來引導我們認識這兩種特質的強弱關係,如此淺顯易明令人一目了然。當老師要我們自省自己是偏哪一型時,我心中把SN移來移去之後,發現應該是屬於sensing的。因為我平常喜歡按部就班做事,不太喜歡深思太多複雜的問題。遇到瑣碎的工作,總是抱著慢慢做,反正最後一定可以完成的心態去做。我想,按老師根據文章的說明,我應該是感覺型的learner沒錯吧!
身為一個教學者,先試著了解自己是哪一型的學習者,有助於在教學現場進行有效的教學,至少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心中想著這學生到底是sensing還是intuitive,然後採取適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們能真正學習到要傳達的知識。在課堂上的一群學生中,必定都有這兩種學習類型的孩子。Intuitive的孩子總能在教師提問之後立即回答,此時教師若馬上回應,那麼同在教室中sensing的孩子將不再繼續思考,那豈不斷送他們學習的機會?

所以啊,提問之後,無論如何一定保留時間讓sensing的學習者思考一下--這是我這個sensing learner這堂課最大的收穫。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書報討論(一)心得作業-1

◎授課教授:謝淡宜
◎上課日期:100927日星期二
◎小組報告組別:第1
◎論文題目:以後設認知教學為導向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分數除法學習歷程及成效之研究
◎心得撰寫:

這是在研究所的課程中,第一次看到同學如何上台做簡報,由於是以前沒經驗過的,腦海中沒有書報討論的心靈影像」,所以聽起同學報告來覺得很新鮮特別。論文題目落落長」,光是題目本身就得唸好幾遍才能記起來而完整無誤地說出。就從篇報告開始,慢慢感覺自己真的要做研究了。

關於「後設認知」雖然老師有解釋闡明,但還是似懂非懂。下課後到圖書館借了些書,回家就已有的資料也查了些解釋。發現對「後設認知」的定義,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不過儘管沒有一致的字句,但大概都脫離不了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監控調整的歷程有關。這樣眾多的定義,對於平日在學校教學已經習慣有「標準答案」的我而言,還真有點難以適從。

光是題目就讓我思考許久,更遑論作者論文內容所提的問題及研究方法了。書報討論的目的除了讓我們一窺作者的研究成果,觀摩他的寫法方法及論文格式,相信也是這門課的主要用意吧!也許是我剛進入研究生的領域,所以對最基本論文題目的解讀與掌握,還不是很十分有把握,使得接下來的討論,我都是「照單全收」,認真地做筆記聽老師說明,而沒能有多少自己的想法。

我在分數運算的實務教學中,發現學童對分數加減法還算容易理解,但是轉換到乘除運算時,程度落差就變大了。程度高的學生一下子聽懂老師的教學,使得教師很有成就感。而在教導低成就的孩子跟上進度時,在此刻便顯得力不從心。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與其事後花時間對低成就的孩子進行補救教學,不如趁現在弄清楚他們在分數乘除運算上的學習歷程,然後對症下藥改正教學上的缺失,想必對自己在這分數教學單元上更有幫助才是。


「乘除要一起教」,這是這次上課最受用的一句話。這句話如雷貫耳,讓我開始思考,對於乘除法的教學,是否真的該自行改變長久以來教科書上的編排順序。意即除法其實不一定要等乘法結束後再教學,而是可以同時進行,並且教學將有事半功倍之效。本來從沒想過的觀念,經老師點醒才恍然大悟,對啊!既然是逆運算,有去就有回,只要瞭解乘法意義,為什麼不趁勝追擊,讓學童也能一起試著培養歸納和演繹的能力。相信只要稍加推力,同時呈現乘除教學,此時學童才能習得完整有意義的乘除概念,否則容易淪為公式背誦而不解其意了。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校網"網頁快速連結"更新(xoops2)

1.登入
2.會員選單(管理區)
3.區塊管理
4.區塊列表條件(選自定義區塊)
5.找到"優良網站快速連結"
6.在最右邊的"編輯"
7.在內容中以html語法增刪
8.按"送出"完成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影音教學好站

實在佩服這些熱心的教師費心製作教學網頁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讓我們這些後進省下不少準備時間

魅力四射5教學
李老師教學網
鍵盤指法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讓失寵的ipod touch獲得新生

傻傻買了iphone4之後,
原本常跟著我的ipod touch(3年多)
就不知道該"依"到哪兒,
想想,反正沒了保固,索性來jailbreak,
多一些功能(比如遊戲之類),
讓touch不必被冰起來,
也許孩子們用得著。

找了許久,終於找到在Hong Kong可以用的網站,
經過step by step
順利jailbreak成功,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佩服也感激這些高手造福後輩,
一拜。

詳細教學網址:
http://iphone4hk.com/jailbreak/touch/

基本上步驟如下:
1.將韌體升級至3.1.3(用Safari下載可保留".ipsw"副檔名)
2.使用redsn0w 0.9.2資料夾中的redsn0w.exe程式破解,
過程需3.1.2的韌體固件。
3.按過程說明進行即可完成jailbreak

比較麻煩的的是
要退出、關機、什麼同時按關關鍵及目錄鍵之類的
總之
網站說明還算詳細
跟著做很容易就會完成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三股國小十年有感

三股國小十年有感
教師  黃賢宗

我想應該是準備升大二了吧,嗯!沒錯,賓寶老闆的女兒佳萍大概已經是唸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了吧!屈指算一算,從第一年來到三股國小教書,到今年送走第58屆畢業生為止,恰恰整整十個年頭。記得剛到三股任職的那一年,王清淵校長指派我擔任他們三年級級任老師,頭一年就遇上十年一次的校慶。為了演出大會舞,每天下午頂著大太陽,學生個個拿著一把表演用的小陽傘,在青綠的草地上揮啊揮……

前些日子在端看著六十週年校慶活動計畫案時,久藏記憶裡的學生群像便一股腦兒浮現眼前,這些熟悉的稚氣臉孔,我試著一一要喚出他們的名字,努力了半晌終究得翻出抽屜最底層,找出壓在牛皮紙袋中的學生照片,一一比對才能叫出這些久違了的親切姓名。十年了,是否這些孩子也和我一樣,若是哪天真的面對面見著,也會搔著頭叫不出曾經是小學級任老師的名字呢?

這個疑問,希望能在六十週年校慶這天得到解答。我私心地多麼希望所有從三股畢業的孩子能在這天回到母校,找到當年的教室,然後努力把自己的長腿(或粗腿),擠進排列整齊的課桌椅中,最後讓班長再喊一回“起立  敬禮  坐下”,讓時光倒退十年,重現兒時的歡笑與樂趣。光是想像這一幅溫馨有趣的畫面就足以令人擊掌期盼校慶的到來。

記得十年前剛從台北回到家鄉台南教書,許多環境及人物都要重新適應及認識,沒想到第一年來到三股就遇上盛大辦理的五十週年校慶活動。雖說沒擔任什麼重要工作,但是也跟著學生忙進忙出,那一陣子整天不是準備活動就是趕課,也算是挺累人的。那時候自己笑著安慰自己,反正十年才一次嘛,下一次不見得會輪到啊!唉~人算不如天算,十年了,還真的又給它輪到了。


說著說著我又在掐指頭算年頭了,人的一生到底有幾個十年?扣掉前一個懵懂未知的幼稚孩提階段,以及最後一個髮蒼齒搖的暮年時期,我能擁有多少個十年呢?不管了,我只知道在慶祝三股國小六十週年校慶的同時,是我在這兒的第二個十年開始。雖然年歲慢慢增長,灰髮漸漸萌生,但只要給我一些時間再配上照片,我依舊可以在第二個十年喚出所有從三股畢業的孩子姓名來。也許喔!這一次十年的盛大校慶活動,喚出名字的孩子也真的會如我所願,回到當年畢業的教室喊“起立  敬禮  坐下”喔!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XP桌面圖示文字變透明底

很久前就知道,但是常常忘記,文字記下來就輕鬆了。

控制台-->系統-->效能設定-->視覺效果-->自訂-->勾選"對桌面上的圖示標籤使用下拉式陰影"
即可

2009年新電腦還原卡應知事項

1.採用蓮騰復活卡
2.軟體版本V7.38H,硬體版本V7.2H
3.出現還原選單按"F10"可進入設定
4.BIOS要將First Boot設為Lenten card
5.Onboard Lan function 設為 off
6.網路線需接在蓮騰卡上